云南電腦|昆明電腦|電腦批發(fā)|it行業(yè)聯(lián)盟
作為AMD近年來受歡迎的處理器,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已經(jīng)與英特爾爭斗了三代,從英特爾10代酷睿一直到現(xiàn)在的12代酷睿,尤其是11代酷睿,更是被AMD的銳龍5000處理器壓得喘不過氣來。而到了12代酷睿處理器,英特爾也憑借著出色的單線程性能在游戲領域尤其是3A領域扳回一局。
面對以酷睿i9-12900K處理器為首的12代酷睿處理器的咄咄逼人,AMD銳龍5000系列家族也絲毫不怵,請出了旗艦級別的銳龍9 5950X處理器,與酷睿i9-12900K處理器在生產(chǎn)力領域進行真刀的比拼,現(xiàn)在就讓我們看看,作為雙方的種子選手,兩款處理器的生產(chǎn)力表現(xiàn)究竟如何?
規(guī)格對比
作為雙方的種子選手,AMD銳龍9 5950X以及Intel Core i9-12900K處理器在規(guī)格上都處于發(fā)燒級的水準,其中銳龍9 5950X采用的仍然是老當益壯的Zen 3架構,而英特爾這里則采用了混合架構,也就是P核與E核的設計,在單線程上擁有不錯的性能提升表現(xiàn)。
而在其他規(guī)格上,AMD銳龍9 5950X采用的是16核32線程的規(guī)格,基準頻率為3.4GHz,而高頻率可以達到4.9GHz。至于英特爾這里,由于采用了混合架構,因此兩種類型的頻率均有所不同,比如說P核的基準頻率為3.2GHz,高可以達到5.2GHz,而E核則是2.4GHz的基準頻率,Boost頻率達到了3.9GHz。更為重要的是,英特爾終于拋棄了萬年14nm,轉(zhuǎn)而采用Intel 7制程工藝,盡管是以10nm為基準,但是在能效上遠勝之前的11代酷睿處理器。如果說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過去對抗11代酷睿處理器是碾壓局的話,那么12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出現(xiàn)才是真真實實的火星撞地球。
平臺搭建
在平臺選擇上,我們也采用了新的硬件,比如說ROG的Z690 Hero與DDR5 4800內(nèi)存,此外我們也選擇了高瓦數(shù)的電源以及RTX 3080 Ti的顯卡確保兩顆CPU能夠發(fā)揮高的水準。考慮到DDR4-3600與DDR5-4800在內(nèi)存帶寬上有比較大的區(qū)別,因此我們沒有測試解壓縮等內(nèi)存敏感型軟件。
性能測試
我們使用CPU-Z,CineBench R20以及CineBench R23這三款軟件來測試AMD銳龍9 5950X與Intel Core i9-12900K的理論測試。
在實際測試中,我們的這款AMD 銳龍 9 5950X在CPU-Z上取得了,比Intel Core i9-12900K提升700分左右,而在CineBench R20以及CineBench R23這兩個測試項目中,還是Intel Core i9-12900K更勝一籌。
對于視頻從業(yè)者來說,V-Ray應該算的上是一款比較常用的渲染器,目前V-Ray組織也提供了4.0以及5.0兩個版本供用戶測試,在V-Ray的測試中,我們可以看到AMD 銳龍 9 5950X的性能比Intel Core i9-129000K提升11-20%,還是相當給力的。
在Corona 1.3的渲染測試中,由于對Intel Core i9-12900K的混合架構優(yōu)化不是很出色,因此在實際測試中,AMD 銳龍 9 5950X的幅度還是相當明顯,達到了88.6%,相當?shù)乜植馈?
我們還測試了Blender BenchMark的渲染測試,相信對于很多從事3D渲染的消費者來說,Blender是一款十分流行的渲染軟件。經(jīng)過測試,AMD 銳龍 9 5950X處理器的幅度大約在10%上下。
從上述的測試軟件可以看到,與游戲測試相比,事實上能夠完全吃透這些處理器性能的就是視頻渲染軟件,特別是現(xiàn)在4K、8K視頻的流行,也讓剪輯師們對于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愈發(fā)看重,而對于單線程性能并不是很敏感。因此Intel Core i9-12900K處理器相對出色的單線程性能在渲染軟件中也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。在這些拼線程數(shù)的測試軟件中,顯然是擁有16核32線程的AMD 銳龍 9 5950X更為出色。有著出色多線程性能的AMD 銳龍 9 5950X可以讓渲染軟件事半功倍,從而增加圖形以及視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。
功耗和溫度
我們也使用AIDA 64的FPU對兩顆處理器的功耗以及溫度進行測試,盡管擁有更高的核心與線程,但是AMD 銳龍 9 5950X反而在功耗以及溫度上更具優(yōu)勢,特別是溫度僅84攝氏度,與之相比,Intel Core i9-12900K可以達到95攝氏度。
裝機成本
一般來說,能夠購買AMD 銳龍 9 5950X以及Intel Core i9-12900K作為渲染電腦的用戶一般來說都不差錢,至少預算相比較其他用戶群體要寬裕的多。我們也以2萬預算為例,看看搭載AMD 銳龍 9 5950X和Intel Core i9-12900K各自能夠搭載怎樣的硬件。
AMD主機
Intel主機
可以看到的是,無論是AMD還是Intel平臺,它們相差的地方就在于內(nèi)存以及CPU這兩項。雖然目前英特爾平臺可以安裝DDR4內(nèi)存,但是當作為2萬元預算的主機,再使用DDR4內(nèi)存未免顯得小家子氣,而DDR5內(nèi)存盡管已經(jīng)推出了半年之久,但是相比較DDR4內(nèi)存價格仍然提升了70%。此外Intel Core i9-12900K算得上是一顆新式CPU,在軟件優(yōu)化上沒有銳龍 9 5950X來得出色,在我們的測試中也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P核與E核負載不平衡的情況,而這對于渲染軟件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。此外AMD銳龍9 5950X也經(jīng)過了多次降價,目前的價格還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。
我們在推薦配置中,主要將額外的預算投入到了顯卡之中,比如說AMD平臺可以選擇Radeon RX 6700 XT顯卡,而Intel平臺則是Radeon RX 6600 XT顯卡,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配置,比如說將省出的預算投入到其他的硬件中去,例如添置更大容量的內(nèi)存或者SSD,以及選擇更加出色的顯示器,這樣同樣可以讓你渲染的效率有著一定的提升。顯然對于應用創(chuàng)作者來說,AMD平臺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,這種選擇也是與AMD為用戶提供同等價格更高性能的理念相契合。
總結
盡管Intel Core i9-12900K處理器憑借著出色的單線程性能在游戲界如魚得水,但是一旦遇到像視頻渲染軟件這樣完全壓榨多線程性能的測試場景,自然是擁有更多線程的AMD銳龍9 5950X占優(yōu),畢竟Intel Core i9-12900K處理器擁有的8P+8E共16個核心,擁有24線程,而AMD銳龍9 5950X則是完整的16個核心,擁有32線程。在多核軟件的性能測試中,幅度達到了10-15%,同時成熟的7nm工藝也讓AMD銳龍9 5950X在能耗以及發(fā)熱上占有一定的優(yōu)勢。
與游戲不同的是,軟件對于CPU的優(yōu)化程度決定了實際性能表現(xiàn),如果優(yōu)化得當,即使CPU參數(shù)落后,也能獲得出色的性能,而在這一點上,顯然是AMD銳龍9 5950X的優(yōu)化工作更加出色,更不用說想要讓Intel Core i9-12900K處理器發(fā)揮的性能,需要Win11系統(tǒng),而這個系統(tǒng)也遠沒有Win10來的穩(wěn)定,對于用戶來說也略顯不便。無論是平臺搭建成本、軟件優(yōu)化還是線程性能,已經(jīng)打三代的AMD 銳龍 9 5950X顯然更加值得選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