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電腦|昆明電腦|電腦批發(fā)|it行業(yè)聯(lián)盟
去年底,英特爾發(fā)布了代號為AlderLake-S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桌面版,這是采用高性能混合架構(gòu)的x86處理器,基于Intel7工藝、提供8個GoldenCoveP-Core+8個GracemontE-Core,同時將PCIe5.0協(xié)議、DDR5內(nèi)存等新技術(shù)引入到PC平臺,整體性能提升和能效表現(xiàn)都做到了質(zhì)的提升。
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0日,距離第12代酷睿AlderLake發(fā)布不到一年,它的繼承者——代號為RaptorLake-S的第13代酷睿桌面版正式登場了!作為高性能混合架構(gòu)的第二代產(chǎn)品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延續(xù)了第12代酷睿AlderLake-S的眾多特性,并在其基礎(chǔ)上做到進一步優(yōu)化增強。
此次全球,英特爾提供了酷睿i9-13900K和酷睿i5-13600K,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它們的實際表現(xiàn)。
架構(gòu)解析與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參數(shù)
總體來看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的升級有三點:更快的P-Core、更多的E-Core以及更大容量的緩存。
先來說P-Core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的P-Core從GoldenCove進化為RaptorCove。具體來說,RaptorCove使用進階版Intel7制程工藝,這是第3代SuperFin晶體管,高頻率提升了600Mhz,可達5.8GHz,此外同樣頻率下,RaptorCove所需要的電壓更低、而同樣的電壓下,頻率則更高。除了頻率改進,RaptorCove也提供更大的L2緩存,每個核心從GoldenCove的1.25MB提升至2MB,并擁有全新動態(tài)預(yù)存器算法。
當然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更大的變化在于E-Core部分,數(shù)量從8個翻倍到16個,同時每個E-Core集群的L2緩存從2MB提升至4MB;頻率方面,E-Core的睿頻也有大提升,高可達4.3GHz。
也是因為得益于更多的E-Core集群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的共享L3緩存總量也有所提升,達到了36MB。環(huán)形總線的高頻率可達5.0GHz,滿載頻率提升900MHz。同時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也改進了內(nèi)存控制器,在1DPC的情況下,DDR5內(nèi)存默認頻率支持達到了JEDEC5600,英特爾也表示,開啟XMP后有機會達到6600以上。當然RaptorLake-S的內(nèi)存控制器也維持了對DDR4的兼容,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戶的裝機成本。
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的型號依舊是后綴為K或KF的未鎖倍頻版,分別為酷睿i9-13900K、酷睿i9-13900KF、酷睿i7-13700K、酷睿i7-13700KF、酷睿i5-13600K、酷睿i5-13600KF。至于酷睿i5-13400這樣的中低端型號,應(yīng)該要等到明年CES后才會發(fā)布。
平臺方面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采用LGA1700插槽,可以兼容600系列主板。當然英特爾也準備了全新Z790芯片組主板,提供了額外的PCIe4.0通道和USB3.2Gen2×2。
測試平臺介紹
測試平臺硬件方面,除了本次展示的酷睿i9-13900K和酷睿i5-13600K之外,還測試了酷睿i9-12900K的成績,以作對比。
這次測試還選用了新的華碩ROGMAXIMUSZ790HERO主板。為ATX板型,并擁有近乎全覆蓋的散熱裝甲,矩陣式ROGLOGO元素令其低調(diào)又奢華。特別在I/O散熱裝甲上加入Polymo動態(tài)燈效,可呈現(xiàn)多種不同的圖案,搭配AURASYNC神光同步,盡享炫酷視覺盛宴。
ROGMAXIMUSZ790HERO配備了20+1供電模組(90A)及雙ProCoolII高強度供電接口,高質(zhì)量電感及耐久電容,為多核心處理器的高頻運行提供保障。
兩個PCIe5.0插槽,支持拆分為兩個x8模式運行,結(jié)合ROGHyperM.2擴展卡可以對新一代PCIe5.0固態(tài)硬盤提供支持。細節(jié)之處,ROG顯卡易拆鍵、M.2Q-Latch便捷卡扣,則為玩家DIY裝機時提供更高的便利。
I/O背板部分,ROGMAXIMUSZ790HERO提供了兩個支持Thunderbolt4的USBType-C接口,憑借40Gbps超高帶寬,提供了更好的連接性。板載Wi-Fi6E無線網(wǎng)卡和2.5G有線網(wǎng)卡,則為玩家?guī)硭炖涞木W(wǎng)絡(luò)環(huán)境,在游戲?qū)?zhàn)中搶占先機。
測試開始前,再通過新版XTU軟件來看一下兩款處理器的具體頻率信息。
其中酷睿i9-13900K是支持ThermalVelocityBoost和睿頻加速Max技術(shù)3.0,頻率非常激進,在解鎖功耗墻且散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P-Core單雙核睿頻高達5.8GHz、全核睿頻高達5.5GHz,甚至16個E-Core的全核心睿頻也達到了4.3GHz。
至于酷睿i5-13600K,這款處理器的頻率相比之前幾代酷睿i5也有很大提升,P-Core單核與全核睿頻都是5.1GHz,E-Core單核與全核睿頻為3.9GHz。
以下為CPU-Z識別的兩款處理器參數(shù)信息:
理論性能測試
本次測試包含眾多項目,基本覆蓋了常見的基準測試工具,包括CinebenchR20、CinebenchR23、V-Ray5、Geekbench5、Blender、Keyshot、Corona1.3、CPU-Z、y-cruncher、3DMark、ULProcyon、Crossmark等。
先來看一下Cinebench,作為基于Cinema4D開發(fā)的測試軟件,當前常用的版本為R20和R23。從結(jié)果來看,第13代酷睿加入更多E-Core并提高P-Core頻率后,運行R20和R23的成績有顯著的提升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多線程提升超過了45%,單線圖提升也超過12%。
CPU-Z同樣是流行的基準測試軟件,在2.02版本中,第13代酷睿的表現(xiàn)同樣非常出色,提升幅度與Cinebench基本相仿。
能一定程度反應(yīng)游戲性能的3DMarkCPUProfile,不出意料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也做到了多線程提升超過40%,單線程提升超過10%
跨平臺的測試工具Geekbench5,由于受限于內(nèi)存帶寬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多線程提升幅度相對較小,但也超過了35%。
7-Zip基準測試工具,這項測試中酷睿i9-13900K的性能提升也是較為顯著,另外酷睿i5-13600K和酷睿i9-12900K表現(xiàn)也較為接近。
CoronaRender渲染器是業(yè)界后起之秀,在渲染質(zhì)量和速度上其實非常,目前提供了Corona1.3Benchmark基準測試程序。在這個項目中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提升幅度更加顯著,達到了50%。
Blender是一款開源的跨平臺全能三維動畫制作軟件,提供從建模、動畫、材質(zhì)、渲染、到音頻處理、視頻剪輯等一系列動畫短片制作解決方案。在BlenderBenchmark工具中,調(diào)用3.3.0版本進行渲染測試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性能提升達到了47%。
V-Ray是由的渲染器開發(fā)公司CHAOSGROUP開發(fā)的渲染軟件,是業(yè)界受歡迎的渲染引擎,使用獨立的V-RayBenchmark5進行測試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提升超過45%。
常用應(yīng)用生產(chǎn)力性能,看一下ULProcyon提供的照片編輯基準測試,分別測試PS圖像修飾和LR批處理,這個項目結(jié)果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性能提升接近10%,酷睿i5-13600K則和酷睿i9-12900K基本持平。
ULProcyon視頻編輯測試,使用PR進行分別導(dǎo)出一段H.2641080P視頻和一段H.2654K視頻,并記錄時間。從結(jié)果上來,這項測試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提升超過13%,酷睿i5-13600K也比酷睿i9-12900K略強。
Crossmark是BAPCo組織開發(fā)的基準測試軟件,覆蓋創(chuàng)造性、生產(chǎn)率和響應(yīng)速度三大維度,和SYSmark25結(jié)果有較強相關(guān)性。從結(jié)果來看,這項目中共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提升接近10%。
小結(jié):從各個應(yīng)用軟件的測試結(jié)果來看,第13代酷睿的理論性能提升是基本符合預(yù)期的。得益于更激進的睿頻策略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,單線程性能提升超過10%以上,多線程提升則超過40%、部分項目則可以接近50%。
至于酷睿i5-13600K,它的單線程表現(xiàn)也是非常出色,可以和上一代旗艦酷睿i9-12900K基本相當,至于多線程性能,則在某些項目中則比之前測試的酷睿i7-12700K更強。
游戲性能測試
游戲性能方面,本次選擇了《CS:GO》、《彩虹六號:圍攻》、《F12020》、《限競速:地平線5》、《賽博朋克2077》、《古墓麗影:暗影》、《無主之地3》、《孤島驚魂6》以及《地鐵:離去增強版》等幾款具有代表性的游戲進行測試。
分辨率設(shè)置為1920×1080,每個游戲都開啟預(yù)設(shè)的高/畫質(zhì),并關(guān)閉垂直同步。測試結(jié)果如下所示:
小結(jié):從結(jié)果上來看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,在3A游戲中都做到了小幅優(yōu)勢;而運行網(wǎng)絡(luò)競技游戲,典型例子如《彩虹六號:圍攻》中,酷睿i9-13900K的性能提升較為顯著,超過10%。至于酷睿i5-13600K,它的游戲性能表現(xiàn)也是基本符合預(yù)期的,做到了和酷睿i9-12900K互有勝負。
功耗和溫度表現(xiàn)
測試完性能表現(xiàn),我們再來看一下功耗和發(fā)熱。
先看酷睿i9-13900K,在25℃的室溫中,使用AIDA64進行FPU烤機,并通過VKC360一體式水冷進行散熱。運行2分鐘后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功耗來到了296W(自動核心電壓1.276v),核心溫度也瞬間上升到100℃。
分析一下,酷睿i9-13900K作為一款24核心32線程的處理器,不但核心數(shù)量多,并且頻率也非常高,超過能耗拐點,因此導(dǎo)致烤機滿載運行時的功耗較為夸張。當然在游戲中,對處理器的壓力遠沒有FPU烤機那么大,所以不會出現(xiàn)那么高的功耗和溫度。但如果準備做持續(xù)高負載應(yīng)用,那還是建議使用360一體式水冷或分體式水冷來搭配,這樣才能限度釋放酷睿i9-13900K的性能。另外,對于不追求限性能的用戶,在使用酷睿i9-13900K時可以手動設(shè)定一個功耗墻,以做到各方面的平衡。
至于酷睿i5-13600K,它的功耗和散熱壓力就小了很多,使用AIDA64進行FPU烤機,在跑滿睿頻的情況下功耗穩(wěn)定在151W(自動核心電壓1.168v),使用VKC360一體式水冷進行散熱,溫度只有78℃,估計大部分主流的中端風(fēng)冷就可以壓住了。
總結(jié)與展望
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是英特爾在混合架構(gòu)道路上的繼續(xù)前進,延續(xù)了第12代酷睿AlderLake-S的基本設(shè)計思路,但在所有維度上都做到了進一步強化。提供更高的睿頻、更多的E-Core、更大的緩存、更好的內(nèi)存支持、更完善的Z790芯片組主板等。
結(jié)合多方面的參數(shù)提升,本次實測下來,酷睿i9-13900K對比酷睿i9-12900K性能提升基本符合預(yù)期,單線程提升10-15%、多線程提升40-50%;至于酷睿i5-13600K,它在單線程以及游戲性能的表現(xiàn),也做到了和酷睿i9-12900K基本相當,在部分多線程測試中超過了則酷睿i7-12700K。
但也必須要強調(diào),第13代酷睿RaptorLake-S是存在缺點和遺憾的,那就是隨著頻率提升導(dǎo)致峰值功耗的進一步增長,特別是想要壓住酷睿i9-13900K,需要在散熱方面花費一番功夫。
根據(jù)路線圖,未來的MeteorLake和ArrowLake系列將換用全新制程工藝和封裝技術(shù),并基于Chiplet小芯片設(shè)計,期待它們做到性能穩(wěn)步提升的同時,也可以進一步優(yōu)化能耗比,讓x86處理器的使用體驗實現(xiàn)更大飛躍……